跳到內容
首頁 English A A A
第八章 第一節
港口發展
作者:劉智鵬

香港內河碼頭

隨着中國南方經濟快速拓展,在198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之間,來往香港和珠江地區港口的載貨內河船明顯增多。這類船隻大多屬自行驅動的內河船和拖曳躉船,長度約40至50米,負責運載散裝貨物及貨櫃。

在香港內河碼頭落成前,內河船須在公眾貨物裝卸區裝卸貨物,或是在香港不同地區的浮標及碇泊區進行中流作業。換言之,這類來往珠江三角洲的船隻必須先進入並橫越香港港口,才能使用位於香港中部及東部的貨運處理設施。內河貨運船數量激增,不僅佔據了大型貨櫃船隻的航道,同時也令港口擁塞,影響海上安全。馬灣航道(Ma Wan Fairway)作為香港主要航運路線之一,更須避免航道擁塞的問題。

1991年,根據一份針對香港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的大型研究,香港政府決定興建一個內河貨運碼頭,以應付香港與珠江三角洲之間日益頻繁的海上交通。[1]內河貨運碼頭的主要用途是供來自珠江三角洲港口的內河商船卸貨、併裝貨物後經貨車或駁船把貨物運送至位於港口中部的目的地(如公眾貨物裝卸區、貨櫃碼頭、停泊於浮標或碇泊區的遠洋船隻等),以及從內河貨運碼頭裝載貨物運返珠江三角洲港口。

香港內河碼頭是本港首個專為內河貨運興建的碼頭。香港內河碼頭有限公司 (River Trade Terminal Co. Ltd.)於1996年成立,碼頭則於1999年落成。該碼頭位於屯門,佔地65公頃(160英畝),共有49個泊位,總長度達3,000米(9,800英呎)。該公司股東包括和記黃埔和新鴻基地產。碼頭位於珠江口,極具地理優勢,可處理及併裝來往珠江三角洲與葵青貨櫃碼頭等地的貨櫃和散裝貨物。香港內河碼頭提供全天候的一站式終點碼頭服務,其中包括貨櫃處理與儲存、危險品及應課稅物品的認可儲存服務、貨櫃裝卸站服務、冷藏箱儲存、貨櫃維修及保養,以及連接葵青貨櫃碼頭的駁船服務。[2]

葵青九號貨櫃碼頭

九號貨櫃碼頭位於青衣島東南沿岸,是香港最新的貨櫃處理設施,與葵涌的八個碼頭遙遙相望。九號貨櫃碼頭佔地68公頃,共設有六個泊位,每年可處理達260萬個標準貨櫃(TEU)。碼頭的泊位分段投入運作,一直到 2005年才全面竣工[3],首兩個泊位分別在2004年7月和10月投入服務,使該年葵涌地區的泊位數目達到24個,每年處理貨物的總量突破1,800萬個標準貨櫃。葵涌貨櫃碼頭的擴建有助香港在二十一世紀保持華南地區主要大港的地位。

九號貨櫃碼頭與八號貨櫃碼頭一樣分為南北兩區,分別由不同的營運公司擁有。九號貨櫃碼頭(南)於2004年8月竣工,由現代貨箱碼頭有限公司 (Modern Terminals) 經營;該公司同時亦為一號、二號和五號碼頭的經營者,合共擁有七個貨櫃泊位和兩個駁運泊位。[4] 九號貨櫃碼頭(北)的興建計劃始於2003年,在2005年竣工。該碼頭設有兩個泊位,總長度達700米。此外,為了容納新一代的貨櫃船,碼頭沿岸水深更達15.5米。到了2012年,香港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Terminals Limited) 在九號貨櫃碼頭(北)所運作的碼頭吊機總數達九座,並設置了32座膠輪式高架起重機,以協助碼頭周邊的船隻作業。[5]

郵輪碼頭

位於尖沙咀的海運碼頭設有兩個泊位,可容納高達五萬噸(49,000英噸)的船隻,其泊位的年度使用率在2003年為71%,到2011年攀升至76%。2001至2005年間,海運碼頭已經無法應付市場需求,部分郵輪須靠泊在中流作業區或貨櫃碼頭,顯示香港需要額外的泊位,以配合日益增長的區域性郵輪市場。啟德郵輪碼頭的興建計劃遂應運而生。

啟德郵輪碼頭坐落於啟德機場舊址,於2013年年中正式啟用。舊機場跑道末端的地皮佔地達 76,000平方米,當中興建的新設施包括:(i) 停泊設施,包括850米長的碼頭前沿區及兩個泊位、停機坪、防撞墊裝置和乘客通道;(ii) 主要位於郵輪碼頭大樓內的支援設施,例如海關、出入境與檢疫櫃台、行李處理設施等;以及 (iii) 位於郵輪碼頭大樓內的商用區域(建築樓面面積達50,000平方米),作辦公及零售用途。

郵輪碼頭的設計可容納8,400名乘客和1,200名船員。此外,碼頭大樓的輪候大堂更可靈活改動間隔作不同用途,如展覽及會議場地。碼頭採用可持續設計,結合了大量節能措施,包括利用再生能源發電和收集雨水作冷卻用途。啟德郵輪碼頭的落成有助香港發展為區域性郵輪航線的樞紐。[6]

註釋

< 上一頁

第一部分 第八章 第一節 - 港口發展

下一頁 >
上一張 播放 下一張 放大 縮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