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首頁 English A A A
第一章 第三節
香港黃埔船塢公司及于仁船塢公司的誕生
作者:馬冠堯

香港黃埔船塢公司 (Hong Kong and Whampoa Dock Co. Ltd.)

1863年,那柏向谷柏(Couper)購入位於廣州的黃埔船塢,成立香港黃埔船塢公司。在合普船塢開始運作時,香港黃埔船塢公司旗下的子公司那蒙物業公司亦正式成立。1864年,整個香港仔船塢,包括其位於灣仔譚馬士根公司 (Thomas Hunt & Co.)(今巴路士街及茂蘿街)旁的船業用品公司,均屬香港黃埔船塢公司所有。[7]

于仁船塢公司 (Union Dock Company)

1864年11月,由寶順行(Dent’s Co.)、黃埔船塢的根(Hunt)和克斯(Heard)組成的于仁船塢公司投得九龍紅磡一幅地皮,用作興建船塢。總值24,000元的地基工程合約於1865年4月21日簽署。其後,價值108,000元的花崗岩船塢工程合約於1865年7月17日簽署,並預期在兩年內建成一個300呎乘84呎、大潮時水深達19呎6吋的船塢,該工程由羅寧米麟公司(Messrs Rawling Medlen and Co)負責。

于仁船塢公司於1867年1月從譚馬士根公司手上收購灣仔船廠,位於紅磡的船塢亦於1868年7月底落成。1868年8月15日,船塢迎接了第一艘船 ── 法國的三桅帆船柏淘號(Pactole),並低調地舉行了開幕禮。船塢其後被稱為九龍船塢(今黃埔花園位置)。

當時德臣西報認為,香港市場不足以容納兩個大型船塢,船塢業的發展只有三個可能,分別是「合併、其中一方退出或同歸於盡」[8]

香港黃埔船塢公司逐步壟斷市場

香港黃埔船塢公司在1869年初致函于仁船塢,建議共同成立一個統一收費機制,但不得要領。事件被傳媒報道後,一如德臣西報所料,要求兩個船塢合併的聲音浮現,兩個船塢最終在1870年3月合併。

註釋

  • [7]
    譚馬士根公司為美國公司,於1857年到港營商,與黃埔船塢有密切關係。
  • [8]
    《德臣西報》,1868年7月18日。
< 上一頁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第三節 - 香港黃埔船塢公司及于仁船塢公司的誕生

下一頁 >
上一張 播放 下一張 放大 縮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