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首頁 English A A A
第一章 第十二節
紅香爐島上的經濟活動
作者:譚廣濂

嘉慶與道光年間,紅香爐島上的經濟活動可大致分為三類:農業、礦業和漁業。

島上的天然地質資源花崗岩可以輸出作建築材料,為當地提供了出口貿易機會。

香港政府的漢文秘書郭實臘(Charles Gutzlaff)於1846寫道:「香港唯一的出口產品就是花崗岩,雖然只是常人輕視的東西,仍需要動用許多人力、大量船隻(每艘約70至100噸)以及不少資金。每月滿載內地所需貨物而駛離本島的船隻,幾乎不曾少於百艘……」[63]

由於本港有這些礦業活動,1841的人口普查報告指出,筲箕灣成為香港島上第二大市集,有1,200名居民,多以採石業為主。其他採石業鄉鎮如大石下有20名居民、土地灣有60名居民,而石塘咀則有25名居民。[64]

但1841年的普查並未充分反映1841年之前本地人進行的經濟活動。舉例來說,記錄顯示,石排灣村在英國人接管時只有200名居民。但早於康熙年間(1662-1723)的官方記錄指,石排灣為出口熱銷香料莞香(Aquilaria sinensis)之地。莞香在宗教儀式和文化節慶中用於清新空氣。

由於過度採集,令當地的可用資源消耗殆盡,出口活動最終也陷於停頓,石排灣因而喪失作為海港的地位。[65] 莊士敦(A. R. Johnston)於1844年《香港紀實》(Notes of Hong Kong)中記述石排灣為「似乎曾經是(香港)島上主要海港,且當時比現在更加繁榮蓬勃。」

1841年的普查顯示當時赤柱有2,000人口,因而被視為移交時期香港的首府。但是,由浸信會傳教士羅孝全(J. Roberts)所進行的調查則指當時赤柱人口僅為580人,與普查結果不符。然而,羅孝全的調查明顯較為精確,原因是他同時記錄了赤柱十名中國男性居民當中,就有八個染上鴉片毒癮,反映當時鴉片殃及中國社會的規模與普遍程度。[66]兩個調查的結果有異,可能是當地漁民季節性的捕魚模式,造成不同時期在岸上生活的居民人數不同。

航運是另一個支持當地產品蓬勃出口的行業。由於出口商全賴船隻將產品運送至市場,在港口兩岸營生的船東因而生意興隆。

註釋

  • [63]
    James Hayes, ‘Hong Kong Island before 1841’,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Branch (JHKBRAS), 24 (1984), pp. 118-119.
  • [64]
    劉蜀永:〈試論對英佔以前香港歷史的誤解〉,載於《香港與近代中國國際學術硏討會》(香港:香港大學,1997),頁58。
  • [65]
    Lo Hsiang Lin, Hong Kong and its External Communications before 1842 (Hong Kong: Institute of Chinese Culture, 1963), p. 84.
  • [66]
    James Hayes, ‘Hong Kong Island before 1841’,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Branch (JHKBRAS), 24 (1984), p. 112.
< 上一頁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十二節 - 紅香爐島上的經濟活動

下一頁 >
上一張 播放 下一張 放大 縮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