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首頁 English A A A
第八章 第三節
船隻航行監察服務
作者:劉智鵬

船隻航行監察中心與船隻航行監察服務

根據法例規定,所有擬進入香港水域的船隻,須在最少24小時前通報海事處。在進入香港水域前,船隻必須與船隻航行監察中心聯絡,提供最新資訊。香港的船隻航行監察服務涵蓋香港境內所有通航水域。所有遠洋船隻和總噸位在1,000噸或以上的內河船必須參與船隻航行監察服務。

為更有效監察和管理繁忙的海上交通,海事處將香港水域劃分為三部分,分別為東進口航道區、西進口航道區及海港區。船隻通過甚高頻無線電與船隻航行監察中心進行首次通訊。其後,船隻的雷達資訊及甚高頻無線電測向系統所測得的資訊會傳送至船隻航行監察中心,以便中心標示該船的航向及位置。另一方面,船隻經過報告點時須向船隻航行監察中心匯報其位置。船隻航行監察中心透過與船隻的通訊和交換海事資訊,加強海上交通管理及提升港口安全。

圖4:船隻航行監察中心

圖4:船隻航行監察中心

葵涌海上交通控制站

隨着葵青貨櫃碼頭不斷發展,造訪船隻日益增加,適時性也越顯重要。在1997年前,葵涌地區遠離船隻航行監察中心,因此船隻航行監察中心不能有效管理該範圍。為了更有效監控葵涌地區的港口交通,船隻航行監察中心設立了葵涌海上交通控制站。該控制站加強了領航員與碼頭營運商之間的合作,從而大大減少船隻延誤的情況。

2004年後,葵青碼頭開始處理內河貨運貨櫃。內河貨船可直接將貨物運到碼頭進行卸貨,以節省陸上運輸成本。葵涌地區的內河商船數目因而日益增加。葵涌海上交通控制站因此轉為負責協調由領航員引航的遠洋船和內河船的海上交通,確保船隻可順利進出葵涌港口。

第二代船隻航行監察服務系統

為應付隨着港口急速發展而增加的海上交通流量,海事處在2002年將船隻航行監察服務系統升級。第二代船隻航行監察服務系統可更有效支援日常運作;例如:雷達站加裝了配有光源增強器的閉路電視攝影機,以便監察海上交通;在船隻航行監察服務系統加入船隻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以接收裝有自動識別系統應答器的船隻所發送的識別及位置資料。船隻自動識別系統共設有六個基站,覆蓋整個香港水域,在併入船隻航行監察服務系統後,不僅提供船隻自動識別功能,同時也增強了追蹤船隻的可靠性。船隻自動識別系統可提供識別和位置資料外,還可以向裝有自動識別系統的船隻發送文字訊息(例如有關能見度的資料)。

取代第二代船隻航行監察服務系統。新系統將在2016年投入服務。新系統將採用最先進的技術,符合國際海上航標和燈塔當局協會和國際海事組織所頒布的最新國際標準。

海事處訓練中心

位於昂船洲政府船塢的海事處訓練中心於 2000年 12月成立,為海事處人員提供專業訓練,並提高同業的安全意識。中心的宗旨是提供優質訓練服務,讓學員具備執行職務所需的知識。海事處訓練中心由一名高級海事主任管理,所有導師均曾任船長或甲板高級船員,並曾在海事處擔任不同職位,經驗豐富。

海事處訓練中心除了裝設全套視聽教學器材的傳統講室外,還配備多種電腦模擬設備,其中包括全功能船舶模擬器、全球海上遇險和安全系統模擬器及船隻航行監察服務系統模擬器。全功能船舶模擬器設有由七部投影機組成、可呈現210度視角的虛擬投影系統,以及配有全功能控制裝置的模擬駕駛室,為學員提供航行訓練。學員可通過度身設計的模擬訓練,熟習駕駛台的操作流程。全球海上遇險和安全系統模擬器設有一個導師控制台和六個學員工作台。系統模擬各種航行情況(包括遇險和緊急狀況),供學員進行實際練習。船隻航行監察服務系統模擬器根據國際海上航標和燈塔當局協會制定的標準課程設計,設有一個導師控制台和兩個學員工作台。為配合不同的訓練目標,導師可設定不同航行環境,以模擬正常的海上交通狀況及某些緊急情況。

馬灣海上交通控制站和馬灣後備中心

因應深圳蛇口港的發展,行經馬灣的船隻日益增加。為改善該區的海上交通狀況,海事處在1995年設立馬灣海上交通控制站。該控制站備有專屬的政府巡邏船協調海上交通,以應付任何可能出現的交通擠塞問題。第二代船隻航行監察服務系統啟用後,馬灣海上交通控制站進行重組,並納入船隻航行監察中心內。

2010年,馬灣海上交通控制站經重新配置後成為馬灣後備中心,以作為船隻航行監察中心和海上救援協調中心於緊急情況時維持運作的後備設施。

圖5:船隻航行監察中心的交通控制台

圖5:船隻航行監察中心的交通控制台

< 上一頁

第一部分 第八章 第三節 - 船隻航行監察服務 (Vessel Traffic Services (VTS))

下一頁 >
上一張 播放 下一張 放大 縮小 關閉